耳后发疽
分类:简明中医182字
病证名。发于耳褶之间,不论左右。初起如粟,逐渐肿痛,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由三焦经风毒挟胆火所致。本病若红肿有头,焮热易溃稠脓者为顺;若黑陷坚硬,牵痛引脑,或者局部漫肿,色紫暗而不光泽,不灼热,不易溃烂,如果溃烂而出紫血者为逆。本病较其他各疮疼痛为甚,最为险恶,宜急治之。初起宜栀子清肝汤(方见耳菌条)。脓成宜用托里消毒散。如患者身体虚弱者,宜用十全大补汤 ...... (共182字) [阅读本文]>>
病证名。发于耳褶之间,不论左右。初起如粟,逐渐肿痛,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由三焦经风毒挟胆火所致。本病若红肿有头,焮热易溃稠脓者为顺;若黑陷坚硬,牵痛引脑,或者局部漫肿,色紫暗而不光泽,不灼热,不易溃烂,如果溃烂而出紫血者为逆。本病较其他各疮疼痛为甚,最为险恶,宜急治之。初起宜栀子清肝汤(方见耳菌条)。脓成宜用托里消毒散。如患者身体虚弱者,宜用十全大补汤 ...... (共182字) [阅读本文]>>
即白屑风。见该条。头针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表名称定位主治运动区下肢、躯干区以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连线)中点后0.5公分(约同身寸的1/4)处为上点,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
针刺耳廓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时,将针快速刺入选定的穴位,捻转数秒钟,留针30~6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亦可行埋针法。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对于疼痛性疾病效果更好。除针刺外,还可施行注射小量药物、按
针刺面部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在《灵枢·五色》所载面部望诊部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转一次,亦可用皮内埋针法。一般常见病症均可取其相应穴位治疗。面针
针刺鼻部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的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转一次,亦可用皮内埋针法。本法适应范围很广,一般常见病症均可取其相应穴位治疗,如胃痛取脾胃穴,肝区痛取肝、胆穴等。因鼻
古代记年单位。《素问·天元纪大论》:“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因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故一纪相当于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