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简明中医

一叶萩

分类:简明中医313字

中药名。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别名山扫条、八颗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Pall.) Re-hd.的叶、嫩枝、花与根。分布东北、华北、华东与河南、陕西、四川。辛、苦、温,有毒。祛风活血,补肾强筋。治面神经麻痹,手足麻木,偏瘫,风湿腰痛,阳痿。煎服:3~6克。叶、嫩茎、根含一叶萩碱,叶和茎尚含二氢一叶萩碱。一叶萩碱有士的宁样作用,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脊髓,并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它虽比番木鳖碱吸收快,但代谢快,无明显蓄积作用,毒性只有番木鳖碱的1/14~1/40,故其治疗宽度较番木鳖碱大。中毒能引起脊髓性惊厥。二氢一叶萩碱的作用与 ......     (共31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简明中医

    头风白屑

    即白屑风。见该条。头针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表名称定位主治运动区下肢、躯干区以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连线)中点后0.5公分(约同身寸的1/4)处为上点,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

    1271字 68
  • 简明中医

    耳针疗法

    针刺耳廓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时,将针快速刺入选定的穴位,捻转数秒钟,留针30~6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亦可行埋针法。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对于疼痛性疾病效果更好。除针刺外,还可施行注射小量药物、按

    438字 77
  • 简明中医

    面针疗法

    针刺面部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在《灵枢·五色》所载面部望诊部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转一次,亦可用皮内埋针法。一般常见病症均可取其相应穴位治疗。面针

    953字 93
  • 简明中医

    鼻针疗法

    针刺鼻部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的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转一次,亦可用皮内埋针法。本法适应范围很广,一般常见病症均可取其相应穴位治疗,如胃痛取脾胃穴,肝区痛取肝、胆穴等。因鼻

    719字 107
  • 一纪

    古代记年单位。《素问·天元纪大论》:“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因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故一纪相当于三十年。

    51字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