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泉币沿革
(民国四年)
(一)历代泉币沿革大略及制钱沿革
易曰:“日中为市,交易而退。”是上古之世以货币初无所谓易中也。然据马氏文献通考谓:“太昊以来,已有泉币,太昊氏、高阳氏谓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人、周人谓之布,齐人、莒人谓之刀。”管子曰:“古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太公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周语:“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注云: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此为钱字见于古籍之始。按:周以前珠玉、龟贝、五金、布帛、实皆有泉币之效用,是为中国泉币史之 ...... (共2592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