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我国的面具起源于原始社会,最早运用于狩猎、巫术、丧葬、灵魂崇拜等活动和仪式。商周时期,青铜制造工艺的高度发达和重祭祀、信鬼神的社会思潮使得面具从幼稚向成熟过渡,此时的面具多为青铜制造,尤以宗教祭祀和各种乐舞使用最为普遍,风格威严庄重,但形制比较单调雷同。这一时期,傩祭作为一种岁时巫术仪式逐渐固定并盛行起来,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盛大的驱傩活动,其目的在于驱鬼逐疫,祈福禳灾。主持傩祭的人物叫做方相氏,他在驱逐疫鬼时要佩戴金属面具,十分神秘可畏。汉唐时期,面具多用于傩祭和百戏,宗教色彩有所减弱,向着娱人化和戏乐化方向发展,木、竹、布等取 ...... (共71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