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分类:书法题词139字
写文章人手中的笔,文章、文学作品,其社会作用在于规劝人们从善,惩治、警戒人们的罪恶。语出汉代王充《论衡·佚文篇》: “天文人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 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盛 ...... (共139字) [阅读本文]>>
写文章人手中的笔,文章、文学作品,其社会作用在于规劝人们从善,惩治、警戒人们的罪恶。语出汉代王充《论衡·佚文篇》: “天文人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 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盛 ...... (共139字) [阅读本文]>>
读书以博识,此为文事。仗剑以壮怀,此为武功。古代文人常随身携带书剑,以示志向所在。语出唐代陈子昂《送别出塞诗》:“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文)
甓:砖。早晚搬运砖来激励自己的意志。《晋书·陶侃传》:“侃在(荆)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文)
鸿鹄:天鹅。因其飞得高远,而用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志”,比喻远大的理想志向。《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
在河流的中央击打着船桨,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亦作“击楫中流”。(文)
鹏:传说中的大鸟。《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因以鹏飞比喻志向远大(如鹏程、鹏抟、鹏图、鹏程万里等)。“风鹏正举”谓大鹏展翅、乘风高飞,比喻努力实现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