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佛教通史
历史 - 佛教通史 - 列表
  • 1.婆罗门教与沙门思潮

    印度是因为境内的印度河而得名的。我国古代史籍中称之为“贤豆”、“身毒”、“天竺”、“婆罗门国”等,在唐代开始定名为“印度”,但印度人自称为“婆罗多”或者“阎浮提”。上一个世纪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证实,早在...查看详细>>

    3098字
  • 2.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族姓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悉达多·乔达摩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之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约生于在公元前565年,涅槃于公元前4...查看详细>>

    7069字
  • 3.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般将佛陀开始弘法至其涅槃之后约百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此一时期,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恒河中游一带。在当时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各宗教之间,佛教具有独特的教义及组织。教团由在家信徒与出家教团所构成。在家...查看详细>>

    10361字1图
  • 1.经典结集与部派分裂

    在佛陀涅槃之后的四五百年之中,佛教僧团先后举行了四次结集以确定佛教的圣典。佛陀在世时,直接由佛陀为弟子们释疑、指导、依止等。佛陀入灭后,则有必要将佛陀所说之法共同诵出,一方面为防止佛陀遗教散佚,一方面...查看详细>>

    5381字1图
  • 2.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问题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智慧解脱,因此,十八部或二十部之间的分歧,有戒律制度方面的,更主要的则是思想方面的分歧。生于约3世纪的诃犁跋摩在其所著的《成实论》中将部派佛教的分歧概括为“十论”[1]:...查看详细>>

    7439字
  • 1.小乘与大乘

    “乘”即运载之义。“小乘”即小的运载工具,譬如小船、小车只能运载一人到彼岸,大乘则如同一只大船、一辆大车,可以运载所有的众生到达彼岸。新兴的佛教派别为了标榜自己与各部派的区别与殊胜,称自己为“大乘”,...查看详细>>

    3109字
  • 2.中观派的兴起

    初期大乘佛教大约产生于1世纪左右。以龙树、提婆等人对于“般若类”经典的解释为核心,逐渐形成了大乘佛教的第一个派别——中观学派。中观学派,中国传统称为“空宗”,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中观学派的思想...查看详细>>

    986字
  • 3.瑜伽行派的兴起

    瑜伽行派,中国传统称为“有宗”。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名,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等为主要经典。瑜伽行派的论师以修持瑜伽行为主,所以称为“瑜伽师”...查看详细>>

    455字
  • 4.密教

    大乘佛教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印度佛教最后一个时期流行的密教,即秘密教。“秘密”的意思并非秘不示人,乃谓诸佛之三业幽奥深妙,非等觉之菩萨则不能窥知之,故称秘密。密教的教典总称为怛多罗。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中...查看详细>>

    1324字
  • 四、佛教对外传播

    佛陀涅槃约二百年时,孔雀王朝统治印度。约公元前273—前232年间,第三代国王阿育王在位。他积极扩张领土,几乎统一了除印度半岛南部的所有国土。大约在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征服印度东海岸的羯陵伽国(今印...查看详细>>

    2160字
 共1048条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