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舒國公、荆國公,人多尊稱“王舒公”、“荆公”、“王荆公”;賜謚“文”,人又尊稱“文公”、“王文公”、“王荆文公”;後追封爲舒王,故人又尊稱“舒王”
《長編》卷三百八元豐三年九月乙酉:“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左僕射、舒國公王安石爲特進,改封荆國公。”
《宋史》卷二十一《徽宗本紀三》:“(政和三年正月)癸酉,追封王安石爲舒王,子雱爲臨川伯,配饗文宣王廟。”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傳》:“元祐元年,卒……紹聖中,謚曰‘文’,配享神宗廟庭。崇寧三年,又配食文宣王廟,列于顔、孟之次,追封舒王。”
楊傑《無爲集》卷四《丞相王舒公贊》:“天子元老,坐而論道。赫赫具瞻,傅巖惟肖。”
孔平仲《清江三孔集》卷二十八《蕭器之小飲誦王舒公藥名詩因效其體》。
黄庭堅《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二《次韻王荆公 ...... (共59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