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

一、简策的形状

在纸未发明以前,记录文字的材料是竹木。剖竹截木成为长条的片子,称之为简;把几简编缀起来,称之为策。唐贾公彦、孔颖达《仪礼·聘礼疏》:“简谓据一片而言,策是编连之称。”又《既夕礼疏》谓“编连为策,不编为简”。从这两段话,可以说明“简”、“策”二字之义了。考它的起源,据《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册”与“策”是通假字。《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这个“册”字,甲骨文作,钟鼎文,其形与《说文》的解释相合。 甲骨是殷人用它来写刻他们的卜辞的,在他们文中已有“册”字,可证简策形制当始 ......     (共77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

    3、附毛公鼎、散氏盘铭文考

    13字 24
  • 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

    1、版式

    一块刻版,四周线内的面积,叫做版面,又称版框或框廓。量计书之大小,系以板框计之。如涵芬楼影印之《四部丛刊》,在每书扉叶的背面,记原书版高若干寸分,广若干寸分。四周的线,称之为边栏。单线的称为单边栏,一般

    2251字 51
  • 一、宋本

    《国语补音》三卷,宋刊。后有治平元年(即1064年)中书省劄一道,云:“《国语》并《补音》共一十三册,国子监开板印造。”末有一行云:“右从政郎严州司理参军薛锐校勘。”宋讳避至顼、桓名,皆在治平后。半叶十

    24510字 116
  • 二、金本

    《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金平水刻本,附音释。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一字,注双行三十字,白口。《三国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金平水本。《魏志》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线口。《尚书注疏》二十卷,地理图

    2858字 83
  • 三、元本

    《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十四卷,董真卿编集,元统二年(1334)其子僎跋而刻于闽。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重刊明本书集传附音释》六卷、《朱子订定蔡氏集传》,邹季友音释。凡例后有墨图记曰“至正辛卯(李

    20159字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