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

6、摩崖

石刻、碑、碣、铭、志皆凿石竖立。其有就天然石崖加以平治,刻字其上者则谓之摩崖。其文见存于今者,要推周之“吉日癸巳”为最早。自后有如北齐武平元年(即570年)之映佛崖摩崖,上刻隶书《般若波罗蜜经》,又如唐大历十二年之《平蛮碑》,宋乾道二年(即1166年)《汉中新修堰记》。又如宋崇宁三年(即1104年)《元祐党籍碑》有二刻,一于庆元四年(即1198年)在桂林龙隐岩,一于嘉定四年(即1211年)在融县真仙岩。至昔人游览题名赋诗,见于摩崖,兹不例举。

石柱之八面刻佛经,间有六面,或少至四面者,皆谓之经幢。释氏之葬,起塔而系以墓志之铭,则谓之塔铭。其它如井阑、柱础及石器上刻有 ......     (共32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

    3、附毛公鼎、散氏盘铭文考

    13字 24
  • 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

    1、版式

    一块刻版,四周线内的面积,叫做版面,又称版框或框廓。量计书之大小,系以板框计之。如涵芬楼影印之《四部丛刊》,在每书扉叶的背面,记原书版高若干寸分,广若干寸分。四周的线,称之为边栏。单线的称为单边栏,一般

    2251字 51
  • 一、宋本

    《国语补音》三卷,宋刊。后有治平元年(即1064年)中书省劄一道,云:“《国语》并《补音》共一十三册,国子监开板印造。”末有一行云:“右从政郎严州司理参军薛锐校勘。”宋讳避至顼、桓名,皆在治平后。半叶十

    24510字 116
  • 二、金本

    《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金平水刻本,附音释。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一字,注双行三十字,白口。《三国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金平水本。《魏志》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线口。《尚书注疏》二十卷,地理图

    2858字 83
  • 三、元本

    《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十四卷,董真卿编集,元统二年(1334)其子僎跋而刻于闽。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重刊明本书集传附音释》六卷、《朱子订定蔡氏集传》,邹季友音释。凡例后有墨图记曰“至正辛卯(李

    20159字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