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水经注

濮渠又东迳须城北

分类:水经注500字

《卫诗》云②:思须与曹也③。毛云④:须,卫邑矣。郑云⑤:自卫而东迳邑,故思。

【注释】

① 须城: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②《卫诗》:指《卫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记录的是当时朝歌以东、淇水以北(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的民间歌谣。

③ 思须与曹:语见《诗经·邶风·泉水》:“思须与漕,我心悠悠。”曹,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白马城。严粲《诗缉》:“《邶》《墉》《卫》,皆《卫风》也。”《泉水》本为《邶风》中的民歌,因为邶地后属卫,故郦道元说是《卫诗》。

④毛:一本作《毛传》。即《毛诗诂训传》。为汉人训释《诗经》之作。《汉书·艺文 ......     (共50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卷八 济水二

    【题解】此卷《经》文开头说:“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注》文紧接《经》文:“济水自是东北流,出钜泽。”按乘氏县是西汉所置的一个属于济阴郡的县邑,县治在今山东巨野西南。这实际上与卷七的济水毫无关系,是

    445字 92
  • 又东至乘氏县西 ,分为二: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②,分曹地③,东傅于济④。济水自是东北流,出钜泽⑤。【注释】①乘氏县: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西南五十里。②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③分曹地:晋国讨伐曹国,分其国土

    450字 91
  • 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

    南为菏水②。北为济渎③,迳乘氏县与济渠、濮渠合④。北济自济阳县北⑤,东北迳煮枣城南⑥。《郡国志》曰:冤朐县有煮枣城⑦。即此也。汉高祖十二年⑧,封革朱为侯国⑨。【注释】①钜野泽: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

    611字 82
  • 北济又东北 ,迳冤朐县故城北。

    又东北,迳吕都县故城南②,王莽更名之曰祁都也。【注释】①北济又东北:《水经注疏》:“戴(震)云:今考前卷《注》内,叙北济至济阳止,此复补叙济阳以下北济所迳。”②吕都县: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

    169字 104
  • 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北

    汉景帝中六年②,以济水出其北,东注,分梁③,于定陶置济阴国④,指北济而定名也。又东北与濮水合。水上承济水于封丘县⑤,即《地理志》所谓濮渠水首受济者也。阚骃曰:首受别济,即北济也。其故渎自济东北流,左迤为

    576字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