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满族人民的反抗
“八旗生计”的恶化实际上也就是下层旗人的贫困化,广大旗民对清朝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憎恶,因此与日俱增。
一部分正身旗人,主要是余丁和少数兵丁,因为生活拮据,被迫举借私债,以后家产典当净尽,只剩下逃旗一途。乾隆年间,兵役束缚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益形尖锐,逃旗事件此伏彼起。1741年(乾隆六年)宁古塔将军鄂弥达奏报:吉林乌拉3000满兵贫苦日甚,逃走者甚多。[1]1745年(乾隆十年)山海关、张家口等驻防八旗,一年之内报逃之案,竟有250余起之多。从1743年(乾隆八年)起,清朝统治者制定了处罚八旗人丁逃亡的“逃旗法”,又颁布处罚失察官员的规定,但这并不能阻止旗人纷纷逃亡的
...... (共131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