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音韵学知识来指导当前语音实践,使音韵学为汉语语音规范化服务
这方面是切韵音系也就是隋唐音知识的应用。实例很多,只能选取其中的几个:
(一)吴语区有浊塞声声母,是从古代保留下来的。吴语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就要把浊塞声声母改为清塞声声母。[1]例如“桃”“盗”江浙的读音声母都是[d],江浙人学习普通话就要把浊声[d]改成清声。有的要改成送气,如“桃”[t‘au],有的要改成不送气,如“稻”“盗”[tau]。哪些要改成送气,哪些要改成不送气?一般的江浙人不知道。如果学习了音韵学知道切韵音系声母跟普通话声母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得出这样一条规律,平声送气,仄声(包括上去入)不送气,例外很少。例如:
袍[p‘au]、抱[pau]、暴[pau],吴语和古音声母 ...... (共98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