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双钩巢粉虱
Martin,2001:101-107.
异名: Paraleyrodes naranjae Dozier (Paulson & Kumashiro,1985).
1966年首次发现于香港,发生量较小,但是到1999年时已严重为害柑橘类和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Martin,2001)。Martin对其蛹壳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2009年虞国跃等(2010) 首次在大陆发现,并对各龄期的外部特征和寄主植物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卵: 卵形,淡黄色,一般具有黄色区域,基部略细小,最宽处位于端部的1/4处;卵柄约为卵的3/4,一端插入叶面,在长度的2/3处弯曲。1龄爬行若虫卵形,鲜黄色,但具淡黄白色区域,以中部和侧缘明显; 复眼小,鲜红色。体侧缘具稀疏刚毛,位于腹末两侧第2对最长; 有时四周具薄蜡层。
若虫: 1龄固 ...... (共122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