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陶瓷工艺

三、碳酸盐类

分类:陶瓷工艺2823字

1. 方解石与石灰石

方解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理论组成为CaO 56%,CO244%,常含混入物镁、铁、锰、锌等。属于此组成的还包括冰洲石、石灰石、石笋、钟乳石、白垩、大理石、霰石等。

方解石属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有时呈粒状和板状。一般为白色,当含有各种混入物时呈各种不同颜色: 如灰、黄、浅红、绿、蓝、紫和黑等。玻璃光泽解理面为珍珠光泽,性脆,莫氏硬度为3,相对密度2.6~2.8。在冷稀盐酸中极易溶解并急剧起泡。将方解石加热到850℃左右开始分解,放出CO2,950℃左右反应激烈。我国常用方解石的化学组成见表1-23。

表1-23 方解石的化学组成 单位:%

组成

产地CaOCO2MgOSiO2Fe2O3Al2O3 ......     (共2823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陶瓷工艺

    一、黏土的成因与分类

    (一)黏土的成因地球外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从地表至地下15km处的地层几乎是由各种硅酸盐矿物构成,其平均成分如下:SiO259.1%、Na2O3.8%、MgO3.5%、Al2O315.4%、K2O3.

    7614字 342
  • 陶瓷工艺

    三、黏土的工艺性质

    黏土是陶瓷工业的主要原料,黏土的性质对陶瓷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掌握黏土的性质,尤其是工艺性质是稳定陶瓷生产的基本条件。黏土的工艺性质主要取决于黏土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与颗粒组成,其矿物组成是基本因素

    10720字 102
  • 陶瓷工艺

    四、黏土的加热变化

    黏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陶瓷在烧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是在黏土加热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黏土的加热变化是陶瓷制品烧成的基本理论基础。研究黏土的加热变化对确定陶瓷制品的烧成温度具有很重要的

    3166字 175
  • 陶瓷工艺

    二、石英的晶型转化

    石英是由[SiO4]4-四面体互相以顶点连接而成的三维空间架状结构。连接后在三维空间扩展,由于它们以共价键连接,连接之后又很紧密,因而空隙很小,其他离子不易侵入网穴中,致使晶体纯净,硬度与强度高,熔融温

    2193字 195
  • 陶瓷工艺

    二、长石的熔融特性

    长石在陶瓷坯料中是作为熔剂使用的,在釉料中也是形成玻璃相的主要成分。为了使坯料便于烧结而又防止变形作为熔剂的长石,一般希望长石具有较低的熔化温度、较宽的熔融范围、较高的熔融液相黏度和良好的熔解其他物质的

    1548字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