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
釉陶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陶器,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烧制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
中国的釉陶大约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中期出现的。据国内的考古资料,西汉武帝时期出现了铅釉陶,以黏土做胎,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呈现翠绿色,铁呈现出黄褐和棕红色。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平滑。开始时只施绿、褐黄等单色釉,到王莽时期出现同时施黄、绿、酱红、褐色的复色釉。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但基本上都是明器。釉陶器的种类有壶、樽、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 ...... (共43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