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陶
灰陶,亦称灰色陶器,是新石器时期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灰色的陶器。灰陶在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的二里头文化早期(距今大约3500至3800年),以灰陶和夹砂陶为主。
灰色陶器的烧制原理是:坯体入窑以后,用还原焰焙烧,陶胎的铁氧化物还原为二价铁,使陶胎呈现灰色。烧成温度一般在840℃~900℃,最高可达1100℃。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后期等都以灰陶为主。
良渚文化时期灰陶带盖双层 ...... (共27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