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兽药手册

一、吸收

分类:兽药手册1656字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除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产生药效外,其他给药途径都要经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才能吸收。一般而言,药物经不同途径吸收快慢的顺序为: 气雾吸入>注射 (腹腔、肌肉或皮下注射) >内服>皮肤给药。

1.气雾给药的吸收: 脂溶性药物可以简单扩散方式从呼吸道吸收,气体、挥发性液体、分散于空气中的微滴或固体颗粒均可从肺泡吸收。肺泡表面积大,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故气雾给药时,药物既可直接到达鼻腔黏膜、气管、支气管或肺部产生局部作用,亦可通过肺泡快速吸收出现全身作用,即具有 “速效定位” 的特点。既适用于 ......     (共165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兽药概述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效能的化学物质。包括血清制品、疫(菌)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微生态制剂;兽用的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

    464字 130
  • 二、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即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引起生理机能的加强(兴奋)或减弱(抑制),此即药物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有些药物可使动物的

    322字 135
  • (一) 药物作用的类型

    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根据药物作用部位的不同,在用药部位呈现作用的称之为局部作用,如普鲁卡因的局部麻醉作用。而在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呈现作用的,则称为吸收作用或全身作用,如肌肉注射安乃近后所产生的解

    822字 120
  • (二)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的作用都是一分为二的,用药之后既可产生防治疾病的有益作用,亦会产生与防治疾病无关,甚至对机体有毒性的作用,前者称为治疗作用,后者则称为不良反应。1.治疗作用:可分为对因治疗作用和对症治疗作用,前者旨

    1338字 133
  •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进入机体后,一方面作用于机体引起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的改变,另一方面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的转运和转化。自给药部位吸收(静脉注射除外)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分布,在肝脏等组织发生化学变

    228字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