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说文》:“之,出也。”《礼记·檀弓》:“延陵季子曰:‘若魂气,则无不之也。”之,到、至。又常用作代词。《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1.通“是” shi
[例一] 《墨子·大取》:“于事为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求。求为之非也。”之非,是非。之通“是”。
[例二] 《庄子·逍遥游》:“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这两个虫。之通“是”。
之,章母、之部; 是,禅母、支部。章、禅旁纽双声,之、支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子” zi
[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人名,《吕氏春秋·介立》、《说苑 ...... (共47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