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形声字。“異”本是“戴”的初文,像双手举物于头的形象。后来词义起了分化,在表示“戴”义的“異”上加了表音偏旁“弋”。“異”与“弋”古音声、韵并同。《说文》籀文虽是讹变之形,但基本上保存了古字的结构。其所从的“戈”,清代人已指出是从“弋”声。古文字中“弋”、“戈”形近互讹的例子极多。“戴”后来转入“之”声,声旁由“弋”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出土文字材料都是汉代以后的,都是从“”声的形声字了。
1、2 《说文》 59页。3 《汉印徵》卷3,13页。4 《战文编》 166页。5、6 《篆隶表》 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