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字 > 形义演释

分类:形义演释287字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和金文像把一物由中切断,即“切”的初文。后“切断”义加“刀”,变作“切”;“七”借作数目“七”。丁山《数名古谊》:“考其初形。‘七’即切字。”“自借为七数专名,不得不加刀于七,以为切断专字。”“七”的本义是“切”。

字义演释

①本义消亡。借作“六加一的和”。数词。《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树上梅子落纷纷),其实七兮(枝头还留有七成)。”现如:七人;七家商店。

②由“六加一的和”引申为“第七”。序数词。《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七月火星流向西),九月授衣(九月官家分寒衣)。”现如:七月。

字义发展图 ......     (共28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用一横画表示一个数目,这和结绳记数有关。“一”的字形,从初文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陈彭年《广韵》:“一,数学始也(一是数目的开始)。”“一”的本义是数目字“一”。字义演释①一。数词

    855字 74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像弯曲的鱼肠。金文和小篆与甲骨文相似。《尔雅·释鱼》:“鱼肠谓之乙。”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乙之像鱼肠。……可无庸说。”“乙”的本义为“鱼肠”。字义演释①鱼肠。名词。《礼记·内则》

    385字 23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都是用两横画表示二个数目,这是原始的记数符号。《说文》:“二,地之数也。从偶一。弍,古文。”“二”字的形、义古今很少变化。本义是“一加一的和”。字义演释①一加一的和。数

    735字 51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像一节树枝。古人用实物计数,因“十”是整数,就用一节树枝代表。金文在“|”的中间加一圆点,是结绳计数打的结,表示“十”。小篆将圆点拉长了,变成一横。《说文》:“十,数之具也。”“十”的

    493字 68
  • 形义演释

    字形及本义古代的钉子头是方形的,甲骨文像从上面向下看的钉子。金文像侧视的秃钉。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疑丁即今之钉字,象铁弋形。”“丁”的本义指“钉子”。字义演释①钉子。后作“钉”。名词。《西游记》第

    590字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