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字 > 通假字

分类:通假字280字

通“皸”,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坼裂。 按:龜,《集韵》俱伦切,平声,谆韵,音jun。 “龜”与“皸”音同而义通。

《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清王先谦集解引李桢云:“此以‘龟’为‘皲’之假借。”按:《众经音义》十一:“《通俗文》:‘手足坼裂曰皲,经文或作龟坼’”下引《庄子》此文为证。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手柔荑而不龟,身击漂以自业。”宋梅尧臣《食荠》诗:“手龟不自饱,食此尚可慙。”明刘基《再用韵和石末公闵雨诗》:“旱魅为妖殄岁功,田畴龟折(坼)徧汙隆。”清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寒瘃颇思龟手药,百金安

......     (共28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说文》:“夏时万物皆丁实。”《史记·律书》:“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丁,指丁壮。《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1.通“釘” ding[例一] 《晋书·陶侃传》:“及桓

    916字 47
  • 《说文》:“丂,气欲舒出ㄣ上,凝于一也。古文以为亏字,又以为巧字。”通“巧” qiao按:丂字,古文献中未见通假,《说文》段注:“(又以为巧字)此则同音假借。”朱骏声《通训定声》同。丂,溪母、幽部;巧

    132字 46
  • 《说文》:“下,底也。”下边,下方。《诗·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下。”通“假” jia〔例一〕 《后汉书·独行·李充传》:“充迁侍中,大将军邓骘贵戚倾时,无所下借,以充高节,每卑敬之。”注

    162字 26
  • 《说文》:“上,高也。”指上方,高处。《易·涣》:“风行水上,涣。”1.通“尚” shang〔例一〕 《战国策·赵策》三:“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上首功,崇尚杀敌立功。上通“尚”。〔例二〕

    287字 30
  • 《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不,通常表示否定。《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通“否” fou[例一] 《史记·晁错传》:“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不通“否”。

    982字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