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蓟州风物

行政区域

分类:蓟州风物6048字

蓟县的悠久历史决定了她的区域划分变化较大。这里只简单概括一下蓟县历史上的区域划分情况。

明代,蓟州实行“里甲制”。里下有甲,甲下有户。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里。明弘治元年(1488年)前,全州编土民13里、流民13屯,全州县共26里屯。弘治五年(1492年)合并为15里。

清代,沿用明代区划,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知州张朝琮按地区分片划里,全州划分为15里,共辖833个村。

民国初年的1912年,蓟州共划分为8个区。1929年,实行编村制,两三村或四五村编为一村。

1930年,将县境东北部的10余个村划归兴隆县,1931年改编村制为编乡制。1933年,将县内长城以北村庄编入伪“满洲国”。1934年,经过合 ......     (共604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蓟州风物

    地理概貌

    蓟县位于天津市的最北部,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东邻河北省遵化市、玉田县,西接河北省三河市,南依天津市宝坻区,北临河北省兴隆县、北京市平谷区。毗邻京、津大都市,位扼东北地区入京之要冲,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094字 117
  • 蓟州风物

    历史沿革

    蓟县的历史非常悠久,史前文化可追溯到八千年前,在今天的青池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并已经形成了氏族部落。公元前1 1世纪—前7世纪的西周时期,今蓟县属燕国。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前6世纪,今蓟县属

    1215字 152
  • 蓟州风物

    物产资源

    蓟县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犹如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蓟县矿产富集,品位较高。初步探明的矿藏有30多种。锰硼矿在全国属于首次发现,对矿物学和矿床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古老绚丽的叠层石,“药石之王”麦饭石,质量

    991字 130
  • 蓟州风物

    人口与民族

    蓟县的山清水秀使这里成为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区。截至2004年底的统计资料表明,蓟县有33个民族,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其中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

    201字 103
  • 蓟州风物

    气候特征

    蓟县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特征之一 季风气候鲜明,风向季节性地更替十分显著。冬季,在蒙古和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之下,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东南风,风向随

    1122字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