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壮族百科

土俗字

分类:壮族百科970字

壮语称sawndip[saɯ1dip7],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称土俗书、土俗字、方块壮字,现定名为古壮字。它主要是借助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进行再创造,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突飞阶段的产物。土俗字产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榃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 ......     (共970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壮族百科

    标准音

    以武鸣县壮语语音为基础,适当吸收壮语北部方言中多数地方共有的语音经科学调整后形成的标准语语音。标准音有23个声母,78个韵母,8个调类。在创制壮文时,参照北部方言多数地方共有的语音,对武鸣县的音系作适当

    287字 65
  • 壮族百科

    刻划文字

    壮族文字萌芽期的刻划符号。最早的刻划文字当首推广西钦州市大寺镇那葛村马敬坡出土的商代石磬上的刻划文:艹、、、、、w、。同一地方出土的一件石上也刻有i、、√等符号。西周时期的类似符号,在武

    417字 48
  • 壮族百科

    古壮字类型

    古壮字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象形字,依物赋形,依事描样,以最简单而富有概括力的笔画,勾勒出事物的基本形象。如古壮字拼音壮文dwngxndwnnaenghaemqumj音标tщŋ4dщn1naŋ6a

    424字 70
  • 壮族百科

    王棋

    又称“粪缸棋”,广西壮族民间普遍流行棋种之一。棋格如图:2人对弈,1人1子,布在A、C点上,B为“粪缸”,系罚子点。走子以出手指猜数为凭,甲方要单数、乙方要双数,中了谁的数,谁移子向前走一步,行子必经每

    215字 30
  • 壮族百科

    回纹棋

    取其形似汉字“回”而名之。棋格如图:3人对弈(或2人对弈)。布子在A、B、C点。走子以猜手指中数为凭。A用一、四、七数,B用二、五、八数,C用三、六、九数。同时出指,指数之和中了谁的数,即可向前走一步。

    175字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