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证券百科

三、逐步走向市场化

分类:证券百科687字

第三阶段,从1991年至今。

进入90年代,客观条件有了一定改善,国债发行机制的改革进展较快。1991年4月21日,财政部和承购包销团的主干事中国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举行了承购包销签字仪式,承购当年国库券25亿元,随后又经地方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组织的承购包销达40余亿元,全年以承购包销方式发行的国库券占当年国库券发行总额的65%;1992年、1993年承购包销发行方式又进一步得到巩固、扩大和发展。承购包销是发债主体与各承销商在完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发行的方式,体现了国债的商品属性,表明我国国债一级市场机制开始形成与发展。这次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是基于 ......     (共68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证券百科

    六、发行价格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债券投资者认购新发行的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举债人在准备发行债券时,通常要按市场收益率来确定债券的票面利率,但资金市场的利率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收益率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市场收益率在短时

    718字 55
  • 证券百科

    1.招标发行

    (1)招标发行概述。招标发行是债券发行者通过招标的方式来决定债券的投资者和债券的发行条件的发行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债券。招标发行是公开进行的,属于公募性质,故亦称“公募招标”。公募招标有时通过证券发行中介

    2080字 54
  • 证券百科

    1.证券商分类

    证券商按其活动的范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证券发行市场上的证券商,另一类则是证券流通市场上的证券商(请参见下图)。证券发行市场上的证券商,在美国主要是投资银行,在日本则叫证券公司。他们属于证券承销商。证券流

    213字 38
  • 证券百科

    3.政府的信用程度

    政府的信用程度与国债的发行价格密切相关。政府信用高,使投资国债风险小,收入可靠而稳定,对投资者吸引力很大,因而国债的发行价格可定得高一些。相反,政府信用较差,使国债投资风险增大,则只能降低国债的发行价格

    464字 59
  • 证券百科

    期中投资者选择法

    期中投资者选择法是指国家政府在发行国债时,明确规定投资者在国债券到期前有权选择约定的某种提前偿还条件进行兑付的方法。期中投资者选择赋予投资者的一定的权力,便于其调整资金的运用;对发行本来讲,这种方法增强

    251字 49